各相关单位:
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经乐山市社科联批准成立的乐山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挂靠ky75开元。现将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推动理论创新,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强化乐山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红色文旅融合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力争推出在省内乃至在全国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二、课题类型
研究院课题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课题三个类型。其中,重点课题占比不超过研究项目的15%,每项资助经费5000元;一般课题占比不超过研究项目的50%,每项资助经费3000元;自筹课题根据申报具体评审情况认定,但不给于经费资助。
三、课题指南
研究人员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职业发展需要,参考以下课题指南,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一)“重点课题”参考指南
1.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研究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
4.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研究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研究
(二)“一般课题”参考指南
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类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
2.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研究
3.科学家精神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研究
4.教育家精神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研究
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乐山实践与红色文化教育类
6.乐山精神研究
7.沫若精神研究
8.佑君精神研究
9.陈俊卿精神研究
10.乐山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机制研究
11.乐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12.乐山红色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研究
13.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
14.红色文化融入ky75开元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5.红色文化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6.红色文化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力研究
17.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历史资料收集整理与运用类
18.川渝两地英雄人物、革命文物和党的历史研究
19.“三线”建设历史研究
20.十八军进藏历史研究
21.武汉ky75开元西迁乐山历史研究
22.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
23.乐山与郭沫若早期成长研究
24.核工业文化与乐山发展研究
(三)“自筹课题”参考指南
紧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ky75开元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大思政课”建设、校园文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等主题,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三、申报要求
(一)符合申报条件
1.申报范围:本研究院课题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文化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和四川省各级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团体中热爱红色文化教育研究的相关人员。
2.申报对象:本研究院课题以团队或单位进行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
(1)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申报重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如不具有该职称或学历条件的申请人要申报重点课题,必须有两名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申报一般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申报自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本科及以上学位,如负责人不具备该职称或学历条件的,必须团队中应拥有一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
(2)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申报研究院的各类课题,对项目负责人无职称条件,但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需由所在单位出具推荐意见。
(3)项目负责人或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同一年度只能向申报一个项目;非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组成员在同一年度最多参与两个项目申报;重点课题鼓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
(二)落实申报要求
1.研读课题指南。《课题指南》所列出的申报项目,是对课题研究的领域、申报范围和方向的提示,申请人在申报课题时应重点参照。申报人可以直接选用本指南中明确列出的课题,也可以将相关课题进一步分解细化,设立针对性更强的具体课题,还可以在本课题指南所规定的范围之内,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和研究基础自行设计相应的课题名称。
2.课题分类申报。按照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课题进行分类申报。重点课题须反映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新的高度、居于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力求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申报书填写时应注意勾选相应的课题类别,以及填写是否接受评审类别的调整。其中,重点课题可以向一般课题调整,但一般课题不能向重点课题调整。
3.坚守学术道德规范。课题申报人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承诺信守国家有关规定。申报人不得抄袭、盗用他人已立项研究过的课题,不得简单重复或变相重复申报者本人曾经立项过的课题。申报人违背学术道德规范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研究院”一经发现,将立即终止相关课题研究,并取消课题申报人五年内申报本基地课题的资格。
4.及时报送申报材料。课题申报者应按要求,逐项如实、认真填写《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2024年课题申报书》(见附件一)、《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2024年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见附件二)、《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2024年课题申报汇总表》(见附件三)。
四、结题要求
(一)研究期限
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重点课题研究期限为24个月,一般课题和自筹项目研究期限为12个月。鼓励提前结题,如有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的可申请延期半年结题。
(二)结题要求
1.最终成果须与预期成果形式一致,与申报课题主题相关,非课题组成员的成果不得用于课题结题。
2.课题的各类研究成果发表、出版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乐山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并注明课题名称及项目编号,以此作为结项验收的依据。
3.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1)研究报告(不少于5000字);(2)公开期刊学术论文2篇(课题负责人以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至少1篇),或在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省级及以上报纸和网络媒体理论文章1篇,或学术专著1部,或市级及以上行政部门批示的决策咨询报告1份。
4.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1)研究报告(不少于5000字);(2)公开期刊学术论文1篇,或市级及以上报纸和网络媒体理论文章1篇,或主编教材1部,或县级以上行政部门批示的决策咨询报告1份。
5.结题汇编资料2册。封面内容包括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单位名称及姓名、课题起止时间。汇编资料内容及顺序如下:(1)目录;(2)课题申报表;(3)课题立项通知;(4)结题申请表;(5)研究报告;(5)研究成果(论文汇编期刊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及封底;专著、教材汇编封面、目录,并单独提交作品1本)。
五、申报工作的其他说明
(一)报送材料
1.纸质材料:《课题申报书》一式3份(A4双面打。伤诘ノ换蚩蒲泄芾聿棵鸥钦拢弧犊翁馍杓坡壑せ钜场芬皇5份(A4双面打。。
2.电子材料:《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申报情况汇总表》打包,并按“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申报者单位—申报者姓名”进行命名。资料发送到指定邮箱:yudh0312@126.com
(二)申报日期
本年度申报工作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截至日期为2024年12月15日(邮寄的以寄出邮戳为准),过期不再受理
(三)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中区青江路中段1336号,乐山职业技术学1号教研楼402室
邮政编码:614000
电子邮箱:yudh0312@126.com
联 系 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19138729942,0833-2190637
附件:
1.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2024年课题申报书;
2.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2024年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3.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2024年课题申报汇总表。
乐山红色文化研究院
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