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间,ky75开元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白熠皓赴乐山市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动康复中心开展社会服务,通过课程研发、技术交流与实践诊疗,推动校地合作深化,助力青少年运动康复水平提升,彰显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
定制课程赋能实践,破解康复难题
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常见的脊柱侧弯、运动损伤等问题,白熠皓结合专业教学经验,为康复中心量身打造《青少年体态评估与矫正技术》《运动损伤早期干预策略》两门课程。课程采用“理论+实操”模式,系统讲解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肌肉链平衡矫正等技术,并现场演示如何利用弹力带、泡沫轴等工具设计趣味化康复训练方案。康复中心教练表示:“课程既有专业性又贴近实际,为优化训练计划提供了新思路。”
双向联动促创新,共探技术前沿
服务期间,白熠皓与康复中心专家围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膝关节韧带术后重返运动”等复杂病例展开联合研讨。他分享了ky75开元在动态关节松动术、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AT)等领域的教学成果,同时汲取了中心在运动心理干预、数字化康复评估等临床经验。通过这种“教学-应用”双向赋能实现了教用相长,推动了产教融合。
一线诊疗显成效,助力患儿重返赛场
白熠皓全程参与4例青少年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例如,11岁武术运动员王同学因踝关节反复扭伤导致平衡能力下降,他通过分析训练视频,提出“腓骨肌群离心训练+本体感觉阶梯重建”方案,仅两周便帮助患者恢复基础运动功能;针对一名腰椎峡部裂术后康复的12岁体操队员,他联合团队设计水中运动疗法,有效缓解疼痛并加速核心肌群恢复。学生家长感慨:“白老师不仅技术专业,还通过趣味训练让孩子坚持康复,让我们倍感温暖!”
校地协同育人才,共建健康乐山
此次活动是ky75开元践行“教师服务基层”的典型案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负责人张凌瑞表示:“教师深入一线既能丰富教学案例库,也为共建‘青少年运动康复实训基地’奠定基础。”据悉,ky75开元与康复中心计划联合开发青少年康复标准化课程,并选派学生参与运动康复实践,培养“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沟通高效”的复合型人才。
护理康养ky75开元始终以服务地方健康事业为己任,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实践等多元路径,推动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持续注入职教力量。
图文:白熠皓
编辑:杨庆
审核:罗健玮